2002年3月,马可波罗纪念钟楼在中国泉州竣工剪彩。该钟楼是为了纪念7

10 查阅

2002年3月,“马可·波罗纪念钟楼”在中国泉州竣工剪彩。该钟楼是为了纪念700多年前的来华旅行家马可·波罗。这位旅行家是
A.希腊人
B.意大利人
C.日本人
D.朝鲜人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在北京钟楼顶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声浑厚有力,洪亮绵长,方圆数里都能听到,堪称“古钟之王”。  如此巨大的铜钟是如何铸造的呢?传说钟楼原有一口铁钟,但声音不够洪亮,于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来铸钟。可是3年过去,铜钟仍然没能铸好。皇帝发怒了,斩了监铸的太监,并限令80天内铸好大钟,否则就把全体工匠处斩。  钟楼下穿越时空记忆  钟楼,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城市中,无论是古老的城堡还是现代的都市,似乎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作为一座城市的见证,远者有伦敦城的大笨钟,近者有上海外滩的海关钟楼等等,更别说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来,在东京、汉城等地出现的设计独特的艺术化钟楼,无不吸引着路人们的目光。  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泉州,以中山路钟楼为代表的钟楼建筑便开始延伸,目前已有6座风格迥异的钟楼进入人们的眼帘。泉州的钟楼,同样在历史中见证这座城市的发展。  “现代钟楼”成老标签  在泉州市区津淮街与田安路交叉路口金帝商厦的楼顶,有一座“金帝钟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  该钟楼系钢结构,高18米、宽10.5米,呈四方形。钟盘面积为16平方米,且四个方向有四个钟面,钟盘的时键时针均为夜光屏,每天晚上七时,钟表盘周围的灯光就会自动亮起来。  这座在当时被赋予“现代气息”的钟楼,曾经是泉州新城区夜景的亮点之一。如今看来,它的“泉州第三钟楼”的地位也将不再,因为伴随着时代脚步的不停前进,还是有后来者居上,它成了一个老标签。  海关钟楼与《东方红》  印象中,似乎所有城市的海关大楼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可以肯定的是泉州厦门两地就是如此。泉州海关大楼顶上的钟楼对许多“老泉州”来说也相当熟悉。  海关钟楼约有50多米高,地处分隔新老城区的温陵路南端,在它诞生时的改革开放初期,新城区并不繁荣,周边的建筑几乎没有比它高的,因此海关钟楼显得十分突出,也算得上是上个世纪80年代泉州新城区的标志性建筑。  随着城区东进速度的加快,海关钟楼附近也繁华起来。远太大厦、建福大厦、华联商厦、福华大厦等高楼的兴建,渐渐将它淹没在大家的视线里面,但是历史的使命于它并没有结束。至今,周边居民仍是听着它的“东方红”判断时间。  东海之滨新地标  泉州东海滨城地处泉州湾畔,与后渚古港相邻,在中世纪曾有过“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欧洲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太祖忽必烈之命,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远嫁波斯为王后离开中国之港口。2002年2月,马可·波罗纪念钟楼在此地诞生,成为泉州港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这是一座与地球同步、以卫星定时的时钟。该钟楼由底座、罗马柱、钟体、钟面、马可波罗铜像及钟楼花坛组成。钟楼底座高度为1.993米,象征东海滨城于1993年奠基;罗马柱由四个柱身和八个柱斗组成,寓意四平八稳;柱高8米,代表滨城建设至2000年刚好八周年;钟楼高2.1米,象征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钟面直径为1.292米,寓意马可·波罗于1292年离开刺桐港(泉州)经海路返回意大利威尼斯港;马可·波罗纪念钟楼总高15.888米,象征中国经济在“十五”计划中必将大大发展,以表达新世纪泉州钟楼丰富的内涵。  钟楼因故事而美丽  “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加上那座家喻户晓的白色钟楼,改革开放之前一度成为泉州城的标志。这座坐落在中山北路的白色钟楼,高仅10余米,形状像亭又像楼,外表用白色石灰粉刷。其结构十分简洁,线条也相当明朗。上部安有四面圆形、用玻璃罩着的时钟和一个风向标。中部像一楼阁,四面开窗。底层是四柱支撑的圆形基台。  关于这座钟楼的故事,恐怕只有年长一些的人才有所耳闻。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与之有关的一则旧事,据说这钟楼是为纪念一位抗婚自尽的泉州女子而建的。1934年,国民党驻军某部旅长沈发藻欲娶一小姨太,晋江县长张斯吝得知,在泉州卫生院替其物色到一名黄姓的女护士。黄某坚决不从,被逼无奈最后自杀。此事在当时的泉州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公愤,黎明高中师生为维护正义,联合泉州妇女会及培元中学、培英女中等校师生上街游行示威。张斯吝为缓和事态,与学生代表谈判,被迫答应建一座钟楼谢罪,以纪念那场悲剧的女主人公。  这座钟楼从那时起矗立在中山路上,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后来的城建部门为了让她更好地“工作”,又将它由机械钟换为石英钟,还在夜景灯光方面做了装饰。至此,这座钟楼为泉州人报时已长达半个多世纪。  负责铸钟的师傅名叫华严,是当时有名的铜匠。为了铸造这口大钟,他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耗尽了心血。这天回到家里,他嘴里仍然念叨着:“什么原因铸不了钟呢?怕是缺什么东西吧!”这时,女儿华仙过来了。提起华仙,那可真是个好姑娘。她不仅自幼聪明伶俐,而且还跟父亲学会了不少铜匠活儿。由于母亲早丧,她14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时她16岁了,出落得如仙女一般,大家都夸老铜匠养了个好闺女。  为铸钟的事,她也琢磨好多日子了,见父亲发愁,忙上前说:“爹,是不是因为火候不到?”老铜匠一拍大腿:“有道理!不过,如何提高炉温呢?”“我有办法。”华仙胸有成竹地说,“铸钟那天您带我去吧。”  铸钟这天到了,朝廷命官、大小工匠也都到齐了,可炉温仍然上不去。眼见这最后一炉铜水又要失败,华严急得眼睛都红了。就在这时,一个姑娘突然从人群里飞奔出来,正是美丽的华仙。她穿一身红袄红裤,着一双绣花小红鞋。只见她冲到炉边,纵身跳进炉去。华严一把没抓住,只抓住一只绣花小鞋。刹那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老铜匠忍痛下令:“铸钟!”工匠们一齐努力,铜钟终于铸成了。  为了纪念这位为了铸钟而献身的美丽姑娘,人们尊称她为“铸钟娘娘”。每逢风雨之夕,钟声凄凉悲切。这时,昔日北京城的妈妈们就会对孩子说:“睡觉吧,钟楼打钟啦,铸钟娘娘要她那只绣花鞋啦……” (北京青年报)  你知道西安钟楼的传说吗?-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应该厚赏这位爱国英雄。但打问来,打问去,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敲过钟、鼓,只是人们传说,在那天夜晚,影影绰绰看见一位唐装女子,象长着翅膀似的在钟楼上空和周围飘来飞去,一定是这位飞天仙女敲钟、击鼓示警的!有人说这位仙女是钟楼的守护神;有人说,这 ...  life.cnwest.com/content/2006-09/13/content_302888.htm - 21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钟楼的传说—长兴县政府网钟楼的传说 ... 后来,有人建议,应该造一座钟楼,把钟供在上面,大家都能看到。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当地的木匠、石匠不请自到,一下 ... 等青光过后,大家睁眼一看,神钟没了,再望望钟楼,那对神钟已高高挂在钟楼顶层了,人们赞叹不已。 ...  [民间传说]太湖的来历雉城的由来—长兴县政府网钟楼的传说 很古很古以前,天宫玉皇大帝召开仙臣的灵霄宝殿内,有一对青铜神钟。这对神钟长期在一起,彼此很好,就同人间的一对恩爱夫妻一样。由于他们长期呆在灵霄殿内,觉得非常寂寞,很想出门玩玩,可叹灵霄殿内有四大灵官看守,故而不敢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