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歌声的民族是悲哀的,战国时期出土的打击乐器是

6 查阅

没有歌声的民族是悲哀的,战国时期出土的打击乐器是
A、司母戊鼎
B、兵马俑
C、钢琴
D、编钟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诗经·关睢》: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钟鼓之乐”,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墨子.三辩》:“昔诸矦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可见它是诸矦、王以上享用的乐” 钟鼓之乐为宫廷或庙堂的音乐或乐舞。商代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尊事鬼神。商人以音乐与神鬼对话。乐舞成为人们进献、事奉、娱乐神鬼,以使人神沟通的重要手段。甲骨文中记录有一些祭祀乐舞,但过于简略,很难详考。商代的乐器,对后世影响又深远的当数钟和磬。用青铜铸造的商钟,石块打制成的磬。商代的鼓,是以青铜铸的仿木鼓(现存有两件);其侧面(木腔面)形状与商代甲骨文之鼓字字形正相仿佛。商代高度发展的音乐,为周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族的文化不及商,其文化技术均取之于商。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据说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开始颁行的。礼乐完全是局限于社会上层的活动。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礼乐制度,正是对于这个严密的宗法等级网的强调和固定。在各等级贵族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活动中基本采用所规定的雅乐,也就是岐周音乐,无疑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加强宗族观点,形成“天下一家”思想的作用。春秋(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时期,开始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宗法制度渐次瓦解,异姓不妨结盟,同姓反会相攻,宗族、血亲观念逐渐被地域性的封国观念代替,各地区原来只能在社会下层流行的当地音乐随之而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诗经》中的《国风》是各诸侯国的本国歌诗,《国风》绝大部分是春秋时期的作品,正是春秋时期各地音乐逐渐复兴才出现的现象。到后来,地方音乐甚至可以取代雅乐,用于礼仪了。战国(公元前475年——221年)时期,各诸侯国纷争数百年,周王室由衰微而灭亡。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乐器的乐队,史称"钟鼓之乐"。还盛行笙、瑟等丝竹乐器组合在一起的乐器演奏形式。曾侯乙墓曾出土这两类乐队所用的各种乐器。这批乐器品种之多、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其中很多乐器系首次发现,是研究战国早期音乐发展的重要资料。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墓的编钟、编磬及其它乐器,是迄今所见最庞大的钟鼓之乐的乐队配制。墓主是曾国的一位君主,名乙;侯是爵位。棺椁在东室,室内有殉葬的女性青少年八人。此室乐器有十弦琴、五弦琴、瑟、笙、小鼓等,可组成一个小型的丝竹乐队。殉葬者可能是演奏这些乐器或表演歌舞的女乐。中室有墓主举行盛大宴乐场面所用的乐队,即"钟鼓"乐队的乐器。如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笛、篪、笙、鼓、瑟等。西室又有殉葬的女性青少年十三人。所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无不制作精致,性能良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有些甚至连今人都无法企及。曾侯乙编钟最为世人瞩目。它由六十四件钟组成,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上层钮钟三组,共十九件;中下层各有甬钟三组,共四十五件。编钟的音域跨越达五组,且其中间约三组十二音齐全。(以上,作为资料,提供比较详全。考试时,可根据答题要求,摘取其中必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