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位著名电影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关于文艺复兴的大型历史剧。下列镜头不会出现的是
A、意大利威尼斯人艾克正在手工工场里做工
B、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被抢购一空
C、布鲁诺因支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宗教裁判处火刑
D、莎士比亚手里拿着《哈姆雷特》手稿,大声喊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老实说,这个创意来自一本书。在徐葆耕的《西方文学之旅》中,“文艺复兴:醒来的狂欢与忧郁”这一章就谈到了这个话题。作者写道:“没有人怀疑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集中表现为一句话: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没有整个近现代的西方文化。即使是当代最时髦的后现代派,也是文艺复兴这个母亲的儿子。但我们还是可以问:假若有文艺复兴而没有莎士比亚呢?”历史由人民创造,但它确实需要巨人的出现。文艺复兴伊始,它所面对的敌人是统治千年之久的宗教本位文化,犹如一扇沉重的铁门,把人禁锢在蒙昧无知的黑暗之中。后来有个叫但丁的人写了一部《神曲》,是他先知先觉地将这道铁门推开了一条缝隙,让智性的阳光投射进来。接着,意大利人卜伽丘、法国人拉伯雷,向中世纪的神学文化展开了猛烈抨击。如果说前者的《十日谈》意味着高举人性大旗的话,那么后者的《巨人传》则无疑在荒诞中加上了理性的光辉。按照徐葆耕的说法,到了拉伯雷时代,“人”已经站起来了,人已经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可以成为无所不能的巨人了。但是,文艺复兴到了拉伯雷时代,还缺少一种必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对于自身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卜伽丘还是拉伯雷,在他们的作品中,“人”不是原欲的就是完全理想化的,换句话说,他们所塑造的人物是“非真实”的。至此,文艺复兴运动犹如攀登一座陡山,现在只是处于一个中间过程,如果停下来,则势必意味着滑回谷底,眼前只有一种选择:继续攀爬,直至顶峰。这个时候,莎士比亚一把接过接力棒,继续向前跑。到莎士比亚时代,他的周围教会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也正是因为有前驱者的贡献,莎士比亚可以从容地将中世纪文化中所有值得汲取的营养保存下来,并转换成为丰富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在莎士比亚那里,基督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原罪精神、博爱精神在充分尊重个体价值的基础上重新得到了诠释。莎士比亚把对自己的认识和追求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情感与理性、欲望与道德、个体与社群、自尊与谦卑,“所有关于人生的重要问题几乎没有不被莎士比亚探讨过,以至于近三百年的所有新兴哲学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某些端倪”。杜勃留洛勃夫在《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中是这么评价莎士比亚的:“因此,正因为他们是某一时代人类认识最高阶段的充分代表,从这一高处来观察人们和自然的生活,把这种生活描写给我们看,他们就能高出于文学的服务作用之上,而跻身于一群能够促进人类彻底认识自己的活跃的力量和自然倾向的历史活动家的队伍。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读莎士比亚,你能读到他在初期作品里掩饰不了的浪漫、激情、乐观,就像《莎翁情史》(Shakespeareinlove)这部影片独有的基调;能读到他在中期时表现出的现实、深沉、忧愤,就像《哈姆雷特》中王子的那个“tobeornottobe”的命题;也能读到他在晚年时期流露出的悠远、怀疑、虚无,就像《暴风雨》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俄国著名文学批判家赫尔芩说:“对莎士比亚来说,人的内心世界就是宇宙,他用天才而有力的画笔描绘出了这个宇宙。”可以想象,缺少了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会是多么的软弱无力,苍白无望,而这正是莎士比亚的显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