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机面前,美国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却对缓解危机无济于事,甚至起到相反作用,这是因为
A.胡佛的措施未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本质
B.罗斯福所率领的反对党的抵制作用
C.美国人民受危机打击严重,已完全失去信心
D.美国人民不适应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929年3月,共和党人胡佛就任总统。胡佛曾以“每家锅里有一只鸡,每户车房里有一辆汽车”作为竞选口号,并以“伟大的社会工程师”自诩。正当垄断资本家们高唱“繁荣”赞歌的时候,经济危机已悄悄地袭击了美国。农业危机从1927年即已发生,有一百多万个农场破产。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三大支柱的建筑、汽车和钢铁工业,从1928年11月、1929年5月和6月,也分别开始出现生产停滞的现象。从1929年9月起股票价格开始下跌,并继续发展,10月21日发生了第一次股票惨跌,股票持有者大量抛售,到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仅开盘半小时,股票出售达1600万股,创造了美国证券抛售的最高记录。股票市场全部崩溃。月底,股票所有人损失已达150亿美元。股票行市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晴雨表,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的崩溃,正是生产过剩危机加深的信号。垄断资本家惊呼:“黑色的星期五”又来临了!经济危机立即遍及各部门,美国经济出现了总崩溃局面。大萧条的严重程度在美国史上是空前的,1929年至1933年,私人投资由160亿美元减至3.4亿美元,工业生产在1929年夏至1932年下降50%。1929年至1933年,国民收入由878亿美元降至402亿美元,人均收入由681美元降至495美元。有10万家企业倒闭。1929年10月至1932年底,有5500家银行破产。1929年非农业工人失业率为1/20,1930年为1/7,1931年为1/4,1932年为1/3以上。在职工人工资低,且只能部分时间作工。1929年至1933年,薪金减少40%,红利减少近57%,制造业工资减少60%。分期付款购买汽车、房屋的人仍需按原价和利率付款,债务沉重。城市中付不起房租的人被赶出住房,拥挤在被讽喻为“胡佛村”的临建棚中,许多人靠马铃薯,乃至野草度日,死亡相继。农场主同样受到大萧条的打击,农产品价格下降比非农产品更甚。1932年农产品下跌55%。而非农产品下跌27%。农场总收入由1929年的120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53亿美元。全国至少有40%的农场被抵押。1930年至1933年,全国约有1/3农场易手。许多佃农的土地被地主收回。最大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经济陷于一片混乱。经济危机爆发后,信奉“自由企业”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胡佛总统,减少私人和企业、公司的所得税,采取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1929年6月,通过农产品销售条例,设立联邦农产局,以低息向农场主贷款,收购数百万美元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晶价格。一年半内购进2.5亿蒲式耳小麦和130万包棉花,但并没能改变农产品价格状况,遂在1931年下半年抛售存货,使市场更加混乱。1930年6月,胡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的反对签署关税法案,对890项商品,提高进口税率31%到34%,结果影响了必要商品的进口,并引起其他几十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展开了激烈的国际关税战。1932年2月组成以道威斯为总经理的复兴金融公司,以5亿美元为基金,发行为期5年的15亿美元的证券,以便对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铁路公司提供贷款,在流通领域调节和扩大信贷。1932年7月,复兴金融公司的资金增加到38亿美元,扩大业务范围到各州政府、政府附属单位和私营机构。1932年在救济和货币政策上政府存在意见分歧。国会中的进步派和通货膨胀派联合起来,组成了跨党派集团,要求通过发纸币,立即支付退伍军人的退伍金;要求联邦实行直接救济计划。但这些建议未能在国会通过。在救济方面,胡佛虽然作了妥协,由复兴金融公司贷给各州30000万美元帮助失业者过冬,另拨给各州15亿美元偿付公共工程的费用。但这些措施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当时胡佛不是大大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行大规模的救济活动和扩大公共工程计划,以缓解危机,而是强调平衡预算,奉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10%。1932年的《岁入法》提高了公司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而摩根和其他金融家、企业家却利用法律的漏洞在1931年和1932年逃避交付所得税。胡佛不赞成综合开发田纳西河的计划,以防其廉价电力同私人公司生产的电力竞争。这些政策均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胡佛并不恪守传统的极端自由放任主义,主张以“不屈不挠的个人主义”代替极端个人主义。他强调政府通过鼓励和促进“自愿合作”的精神间接地进行干预。政府干预应在放任主义范围之内进行。20年代是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年代。胡佛所推行的合作自由主义并不足以对付经济大萧条。他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重大问题上趑趄不前,只是被迫采取了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的行动。比如,他在四年任期中,公共建筑的费用是过去整个28年的费用的三倍,在道路和国家公园上的投资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胡佛的某些反萧条措施为后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所继承。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虽有利于垄断资本家,但无法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1933年3月,美国信用危机总爆发,银行倒闭,整个金融系统瓦解。在经济危机风暴袭击下,美国经济紊乱到了顶点,劳动人民承担危机的恶果,处于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罗斯福新政正当胡佛政府处于困境的时刻,举行了美国新总统的竞选。1932年,民主党人罗斯福(1882—1945)在选举中击败了胡佛,当选为美国的第三十二届总统。1933年3月,罗斯福正式就任。当时,最迫切的要求是收拾经济和政治上的危机,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出:“这个伟大的国家将会坚持下去……它将会复兴,将会繁荣昌盛,”罗斯福在这样的信念下,开始了他的“新政”,即用调整、改良的方法来扭转当时美国的困境。他组织了一批经济学家,即所谓“智囊团”,共同研讨了几百个缓和经济危机的方案,并经国会通过为法案。从罗斯福就任总统至美国1941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九年,被称为“新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