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后欧洲人对奥斯曼帝国、中国、印度的文化赞叹不已,而后者对其不屑一顾。“西学东渐”:中国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西方传教士),天文学、基督教传入中国;“东学西渐”:西方传教士开始翻译中国儒家经典和文学、哲学著作。此表述最能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B.促进了全球性文化的交流
C.给世界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D.先把西欧,后把整个世界带入近代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扩大了人类的视野:1500年前不论在什么地方的人-欧洲人、中国人、穆斯林、美洲、澳大利亚人、非洲黑人等-都只有他们生活附近地区的认识,1500年新航路开辟后人类渐渐有了一个全球的视野,当然这个视野是西欧人先获得的。2.促进了人种和动植物的全球性大交流:1500前,高加索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中东、印度;黑人主要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少数几个太平洋岛屿上;蒙古人主要在东亚、中亚、西伯利亚、南北美洲。而1500年大航海后,旧大陆的人种开始涌向新大陆,在1500年后一个世纪左右,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几乎灭亡了90%-95%,注意是由于欧洲殖民者的强迫劳动、屠杀,但最主要的是从旧大陆来到的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如天花)免疫性差。而取代印第安人的是欧洲来的白人和非洲的黑人,白人是来自欧洲的殖民者,黑人是来自非洲的黑奴。他们经过通婚,在美洲又形成了新的人种-印欧混血人、黑白混血人。美洲成了世界上人种最复杂的地区。其他地区的人种分布也有改变:南非有了荷兰白人定居者,一直到现在;西伯利亚被俄罗斯白人占领;澳大利亚也被白人占据。与人种交流伴随的是动植物的交流:新世界有了旧世界的牛、养、马和大麦、小麦、燕麦等;而新世界也有了从美洲来的土豆、玉米、西红柿等,还有两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现在世界上有1/3的农作物来自美洲。3.促进了全球经济交流,形成了全球性经济,第一次大规模形成了国际化劳动分工。 三角航程就是全球经济的最好的一个例子。 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也是全球贸易的一个重要分支:西欧城市化、人口增长、大量农田变为牧场,这都刺激了西欧的粮食和原料的进口,东欧开始大量出口粮食和原料给西欧,而得到西欧的工业产品和美洲的商品。 西欧与亚洲的贸易在工业革命前,比与东欧/美洲的贸易要少得多。原因有二:第一、欧洲的工业家给政府施压,通过法律禁止进口亚洲诸国的棉织品,因为亚洲各国尤其是印度的棉织品物美价廉,抢了欧洲工业家的市场;第二、欧洲人很难找到亚洲人所需的商品,因为亚洲人对欧洲的商品不感兴趣。只有到了工业革命后,用机器生产的商品才充斥亚洲市场。 在工业革命前世界形成了这样一个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原料,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西欧指挥这个贸易,并越来越集中于工业生产。4.给世界不同地区的土著居民带来了不同的后果:欧洲,几乎都是积极影响,大量财富流入西欧,开始是给上层人士、资产阶级,后来越来越给普通大众带了福利和实惠,资本主义最先在西北欧出现(原来认为资本主义出现于意大利的说法有待商榷)。非洲,大量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9世纪后在政治还瓜分了非洲,造成极大苦难及影响至今的社会发展缓慢问题。美洲,大量印第安人死亡,给当地种族生存带来困难。亚洲,消极影响较非洲和美洲小,但也造成了经济上依附西欧,政治上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苦难。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是造成世界各不同结果的原因:亚洲经济文化最为发达,能最大避免消极影响;非洲次之,但也能避免被灭族的后果,只是被政治瓜分;美洲最不发达,几乎被灭族!5.改变了世界均势,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控制印度洋,从南面包围了伊斯兰世界,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从北面包围了伊斯兰世界,美洲的占领也给了西欧人抵抗伊斯兰的力量,基督教世界崛起了,曾经强大的伊斯兰世界衰落了。19世纪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新的世界格局,它统治了包括伊斯兰和儒家在内的整个世界。6.促进了全球性的文化交流:1500年后欧洲人对奥斯曼帝国、中国、印度的文化赞叹不已,而后者则对其不屑一顾。“西学东渐”:中国开始了解西方(通过西方传教士),天文学、基督教传入中国;“东学西渐”:西方传教士开始翻译中国古代经典和文学、哲学著作,例如法国传教士冯秉仁翻译《通鉴纲目》为法文,命名《中国通史》,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服膺中国的孔孟仁义学说。7.先把西欧,后把整个世界带入近代。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和三大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先在西欧出现,使其进入近代。随着欧洲的扩张,又把这三大革命和三大主义带到世界每个角落,世界在它们的冲击下进入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