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在哪一个时期开始兴建的?
A.汉代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八达岭在北京延庆县境内,距北京市60千米。它是关沟的第四道重关,也是居庸关之北口,地势险要。现在岭上尚留有“天险”两字。八达岭为长城经过北京的著名地段,此处交通四通八达,南通北京,北达延庆,西往宣化、大同,故有八达之名。八达岭山势极为险峻,这段长城是以巨石为基,上层用大型城砖砌成。它依山而筑,随势而曲,高低不一,宽窄不同,其平均高为7.8米,墙基宽约6, 5米,墙顶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进。城墙内每隔不远就有一拱门,作守城兵将上下之用。墙顶迎敌面修有垛口,垛口中,上有望眼,下有射口,为监视和射击来敌之用。垛口作用很大,它既能隐身防敌,又能打击敌人,两个垛口间在危急之时,还可丢滚木、掷擂石、浇开水,以防敌人仗云梯登城。为了有效的防御,在外城墙上每隔70米左右就筑有一个突出墙外的敌台,这种敌台的防御、战斗价值很高,它可以在来犯之敌已悄然临近城下即将登城时,从侧面射击敌人,将来敌置于左、右和正面三方交叉射击点上,使来犯之敌难以登城。这就是所谓“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和“旁敲侧击”的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具体应用。万里长城的四大特点历史悠久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如此古老的伟大建筑,并能保存至今,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贵与难得的。长度惊人我国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计达万里以上,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工程浩大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用来修筑一条1米宽,5米高的城墙,那么可环绕地球一周;假如用来铺筑一条厚0.3米,宽5米的公路,则可环绕地球三周。据美国登月宇航员报告,他们在月球上不用天文望远镜而仅凭肉眼遥望,只能看到地球上的两个人造建筑物:一是荷兰须德海的围海造田工程--海堤,但短而小,模糊难辩。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横跨在地球的北半部,形似一条彩带,十分壮观,由此可见这一工程之伟大。建筑高超万里长城所经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质地形极其复杂险峻,施工作业尤为艰难。要把长城修筑起来,是必须懂得和应用数学、力学、几何学、测量学、地质学、建筑学以及组织、运输等多种科学技术知识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能将这一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兴建起来,并能千载屹立人间,这表明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及伟大的创造精神,无不令人折服与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