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最高的学府是()

6 查阅

西汉时最高的学府是()
A、太学
B、大学
C、书院
D、私塾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太学在办学育才、繁荣学术、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科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太学最早设立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10000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历代太学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方法不尽相同。汉代太学为了培育“贤士”、“英俊”,“数考问以尽其材”。考试的周期,大致西汉时一年一试,东汉时两年一试。考试方法有“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所谓“射策”,就是由博士把经书中的疑难问题书之于策,根据难易分为甲、乙等科,分别列置,应试者任意抽取问题回答。这种方法近似现代的抽签命题、自行解答的考试方法。桓帝时,更定课试之法,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两千多年前的汉初就创造出太学课试的经验,在当时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以后历代中央官学的考试,都可看成是汉朝太学课试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汉代太学的兴盛,是跟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的。太学生考试通过之后就直接做官,即使不通过,也有补考的机会。除此之外,太学生回到地方之后仍然有到中央做官的机会。当时地方每年有一次举荐人才到中央任职的机会,入选者又多出自太学。所以,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入太学、考试通经、做官,也就成为汉代学子的梦想。太学学子众多,最后能做官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少年入学,到白发苍苍时仍未求得一官半职,生活潦倒。于是,朝廷曾经几次给60岁以上的太学生统一授予官职,算是皇恩浩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