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中,皇后的居所是
A.慈宁宫
B.乾清宫
C.宁寿宫
D.坤宁宫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故宫的东西六宫都是二进院,前殿+后殿+各自的配殿,行礼升座之处(升一宫主位会有的仪式),后殿为寝宫,都是一宫主位使用的。清设:1皇后,1皇贵妃,2贵妃,4妃,6嫔,其下贵人常在答应,嫔以上都可以有自己的宫,也就是一宫主位,不用担心地方不够,晚清后宫人少,前清后宫人多的时候礼制不健全,合着住也不是没有的,而后妃设置最齐备的康熙乾隆两朝,要不就是没皇后,有皇后的没有皇贵妃(能当上皇贵妃的通常两种:快死或已死的贵妃加封、皇后预备役)所以主位人数完全可以控制在12个之内(清朝皇后不住坤宁宫,反而跑到12宫去占了一个位置,这个比较坑爹。)其实去了故宫转一圈就明白了,故宫说穿了就是一个中国最大的四合院,古人说“名正则言顺”,封建社会人们看重“名分”,像不同等级的人穿不同颜色的衣服有严格的要求之类的,都可说是“名分”的一部分。清朝时期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什么的,是住在东西六宫的偏殿里的,可以说,主位的“名分”,她们就没有,所以偏殿其实是没有正式名字的。而主位妃嫔们住的前殿、后殿其实也没有名字,它们都是某一宫的主体建筑,它们就是某一宫本身,说某一宫的时候就知道指代的是里面住着的那一位,没有必要再单起一堆名字。明朝以前,如果说某个妃嫔住在“XX殿”里,那是因为“XX殿”=清朝的“宫”了,都是某一个妃子的居住面积代称。那有人说了,毓庆宫里就有正殿惇本殿,翊坤宫后面也有体和殿。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情况:毓庆宫是“太子宫”,宫殿主人是男人,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在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这待遇怎么可能和女人一样;体和殿本来是翊坤宫的后殿,后来慈禧在故宫里大搞装修,把翊坤、储秀两宫打通了,它就不再是寝宫了,而是连接两宫的“重要公共设施”,给个名字是自然的。最后说说名字,不知LZ想要的是满足还是汉族的名字?满族入关前,女子名字尚能找到一些记载,什么扎青、衮代、阿巴亥、乌云珠、娜木钟、阿济根、布木布泰、海兰珠、哲哲……但顺治以后,满人汉化的迅速,汉人的某些“臭毛病”一并接纳了,就是不对外说女子的名字,女子的名字除了他自己,可能只有家人和丈夫知道,所以在史书上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XX氏”。举例:在清代,说“瓜尔佳氏”,这姑娘姓瓜尔佳,满人;说“戚秦氏”,这妇人丈夫姓戚,自己娘家姓秦,汉人。所以写小说的话,没有记载的后妃名字基本上都是作者编的,很多作者编的名字“汉味”很浓,这也没什么,关内的满人汉化程度高,闺女起个汉族名字不是不可能,反正别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