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6 查阅

史湘云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史湘云是以"天真豪爽"为其性格特征的。自小父母双亡,与林黛玉的身份颇为相似。但是她与具有叛逆性格的林黛玉之间几次发生冲突时,总是站在薜宝钗一边,对林黛玉进行露骨的攻击,因此,史湘云只能归到封建制度的拥护者的行列里。 湘云的结局,据推测,应是丈夫早亡,家破人亡。小时候问老一辈的老人,有的说她后来与贵族公子卫若兰结婚,婚后美满,但不久若兰死去,寂寞终生。有的说宝钗早卒,宝玉击,湘云沦为乞丐,最后宝玉与湘支结婚。不论有多少说法,史湘云的结局,与大观园里的众姐妹一样是悲剧性的。 湘云的正统思想非我所取,却喜爱她的性格。出身比黛玉还要孤苦的湘云,叔叔、婶婶显然没把她放在心上,家道中落,自免不了夜夜做活到三更,且不得有任何抱怨。然她的好处是不自苦,所以活得健康而乐观。正如她对黛玉所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她的乐天大方胜过黛玉多多了。如斯,为什么大家都同情林黛玉而忘掉那个比黛玉更苦的史湘云呢?是因为黛玉的招人同情,或是她有一部哀艳浪漫的爱情故事?宝玉和黛玉是由青梅竹马自然地发展为知己之爱,生死之恋。而史湘云却是非常一般的,由父母包办的婚姻。曹公在《红楼梦》第五回暗示读者,史湘云的婚姻也很不幸:“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但这种朦胧的暗示很难激发起读者多大的感情共鸣,所以史湘云不幸的婚姻没有在读者群里博到更多的同情。 我自认红楼女儿里,湘云无疑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角色,不输薛林。美貌是出众的,仪态是大方的,观园见客,老太太首先就安排薛、林、史,然后才轮到正经的孙女,自然因为是能为贾府增光的人物。她不同于黛玉的柔弱,宝钗的端雅,其最惹人爱的是她的娇憨。比如有点饶舌,把“二”念成了“爱”,比如敢醉卧芍药荫,敢割腥啖膻,穿上小子衣服。如此自然、健康、可爱的人物,在红楼中并不多见。   湘云的才华是与林、薛二人并肩的,无论吟诗填词,联对行令,她的敏捷、灵活、新巧都令人叹而观止。但她并不象黛玉恃才自傲,也不似宝钗藏拙,一举一动都爽朗大方,实在可爱得很。   湘云说话待人均出自真心,毫无遮拦,人家都让着林妹妹,偏她直言快语也不怕得罪人。她与宝钗交好,当黛玉取笑宝钗为宝玉执绋绣花时,她顾左右而言它,不肯与黛玉一起取笑。其为人率真,自然天成就比过宝钗。   象这样一个人物,以她的聪明实际,辅佐丈夫不成问题,以她的乐观开朗,应付家族关系不成问题,以她的健康和才华,教养几个出色的孩子不成问题。本该是一个贤妻良母,可叹命运竟如此悲惨,从小是“纵居那绮罗中,不知娇养”,好容易嫁个如意郎君,还是痨病,贤妻做不成,良母也不可能了。,史湘云是诸姐妹中活得最明白的。 读红楼的次数越多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起来,红楼梦中多次出现了“明白人”的词,有劝黛玉的,有说凤姐的却独独不见有说湘云的。其实黛玉的痴情和凤姐的好强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责罚,妙玉的清高和惜春的出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逃避,而湘云却以她独特的方式表现出一个大智大慧人的“真明白”。 一、珍爱 湘云是个真正懂爱的人。她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快乐,珍爱每一个有意义的时刻,珍爱朋友也珍爱亲人。比起红楼女儿的爱情来,她的珍爱显得越发的博大而纯洁。 她爱着大观园中姐姐妹妹,也爱着“爱哥哥”,她爱着疼她怜她的贾母,也爱着那些从小和她一起玩大的地位低下的丫鬟们。她同情并且关心着自怜自艾的林黛玉. 这份心肠是其它人中不多见的。她还会将自己带来的小礼物一样样地亲自送到那几个小丫鬟们的手中,连丫鬟们都知道她送的东西其实在贾府中“算不得什么”难得的是她那份心。她不会如其它人那样将人分为几等,她的主子下人的观念是最轻的,对上她不惧虏幻乃祝韵滤怀靶∑黄鄹骸U庠诖蠊墼爸惺遣皇且彩嵌酪晃薅哪兀? 珍爱别人说明她是善良的,但在这同时她更加的会珍爱自己。她的生命生来原本是极为高贵的,应该一如元春宝钗一样受极宠爱,可是她生来却是不幸的,父母早亡无人真心疼爱,她的生命在那个家庭中就变得轻如草荠一般。可是她自己很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她能做贾府中由下人们来做的手工,可是她一直一直是乐观的。 因为她是笑对生命的。 二、侠气 其实湘云给我最初的感觉是“侠气”和“男儿气”,很象武侠小说中人。虽然书中对她也有醉卧芍药的描写,可是却总觉得她应该和柳湘莲一样仗剑江湖,做个江湖儿女才是最合适的。 想到湘云总是会先想到她在芦雪庵啖肉食腥才会想起她的锦心绣口,在那个特定的场所,在那个特定的时刻,黛玉的清高让人觉得假假的,而她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她的大笑,她的开心,她的诗意纵横让人觉得古时文人雅士相聚也不过如此罢了。同时,也有几分楚留香仗剑天下,令孤冲笑傲江湖的风采,让人觉得她活得真实,活得尽兴,活得天然。这一节总会让我在红楼沉闷的空气中长长舒一口气,好像大观园上空阴霭的天空终于也留下了一片晴朗! 她虽然对自己的命运很乐观很能适应,但是对眼中见到的不平事却不能熟视无睹。黛玉笑她:你充什么荆柯、聂政?其实她的骨子里真的就是荆柯、聂政,就是希望天下人公正和平地生活。虽然她做不到,她是她的心却一直在这样努力着。 三、简单 读红楼读红湘云总是最开心的,有时候觉得她是个透明的人儿。她的一切都是简单的,她的想法不经大脑脱口而出,她的爱与恨更是直接地表达出来。她的简单成就了她的智慧也让她变得格外的可爱。 “反璞归真”说的就是湘云吧,简单却并不是粗线条,并不是愚顽。最简单的往往是最丰富的最长久的。多留些空白给自己,多留给空白给他人,一切在繁杂中生活着的人如果走向了简单那才是最幸福的。而湘云的简单也是一样,大观园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宝钗为了自己的将来,黛玉为了自己的爱情,凤姐为了贾府的权势,探春为了家族的兴衰,而湘云为了什么呢?她只是过着快乐一天是一天的日子,时时想着能不能多给别人些开心,她用心教香菱学诗,耐心为黛玉开导,甚至于贾家中大小的下人都对这个不是主子的主子另眼想看。 其实她活得是最明白的最幸福的。因为她幸福地度过她生命中有过的每一个快乐的日子,在快乐的时候不去想那些多余的不快乐。这样当不快乐到来的时候她才可以坦然地接受,因为她的一生毕竟有过很多很多的快乐,比黛玉多比宝钗多得多的快乐。 只因为她活得简单,因简而明,因明而乐。 五、结局 说到这里想起电视剧中湘云的结局是在江上的一艘游船上卖唱,将寒塘渡鹤影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冷月寒秋,江清人静,湘云一声声的“爱哥哥救我”让人不由得泪下,可是泪尽时却发现那个人不可能是湘云。湘云是受过苦的,是受得了穷的,但是她的人格是高贵的,“傲世也因同气味,看来唯有我知音”,能写出这样诗句的女孩是不可能接受那样的命运的,同时,她是有侠气的勇气的,如果说真的到了那一步也许别人会认命,但那绝不是湘云。 有人因那句也宜墙角也宜盆就断定湘云对社会有着最强的适应能力,就让她去做了歌妓,显然没有真的明白作者的用意,这个做歌妓的人哪怕是妙玉也不可能是湘云,因为她的身上其他姐妹的才华外,更多了侠骨和更深的是非分辩能力,她能认自己的命,但却不可能辱没自己的人格。 我想她应该是婚后寡居,贫困终老的可能性大些,因为她的婚姻是先有了“如意仙郎”她自己也以为能“博得个地久天长”,丈夫去后她的结局就应该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了,再婚对她来说是没有道理的。 后记:湘云是一个奇怪的人,是书中着意不多写,却不得不写的一个主人公,如果说宝钗黛玉两峰对峙的话,湘云就是书中第三主人公,可是她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忽略着自己。对湘云的喜欢是一直不变的,随着岁月的增长,更加觉得她活得是最幸福的,因为她活得很清楚明白,活得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岁月,也越来越觉得她更加的聪明和可爱。 如果生活中有朋友的话,我不要宝钗的心机,不要黛玉的小性,我更喜欢湘云的明快; 如果生活中找一个伴侣的话,我不要宝钗的博学深劝,不要黛玉的拈酸吃醋,我更喜欢湘云的简简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