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两汉时期,其出发地是()
A.登州、扬州
B.福建沿海港口
C.广东沿海港口
D.广州、登州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1)因为在这两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中国丝织业发达,其丝绸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古代陆路通道困难重重,陆上丝绸之路途中要忍受炎热干燥的天气,跨越浩瀚无垠的沙漠,翻越崎岖艰险的山岭,加上因战乱,盗寇等影响,经常阻塞甚至中断。故汉武帝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即海上丝绸之路。(3)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到公元15、16世纪之交,丝绸之路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因此丝绸之路被称为“文化运河”中国文化西传:①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金和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其他地区;②唐文化在科技,尤其是造纸、纺织、印刷术等方面对西亚和欧洲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③唐时,瓷器、丝绸、纸张等运销西方。西方文化东来:①唐时,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人、僧侣来华;②印度的一些科技,波斯的胡椒等物产传入中国,佛教、伊斯兰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是因为它有着难以克服的致命弱点:①陆路运输,要穿过一连串国家和民族。而西夏和奥斯曼帝国对商路的控制,影响到全线畅通。②陆上“丝绸之路”位于我国西部,深处内陆;而我国主要的外销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区,大多在东南沿海。陆路外运,既不经济,又不方便。③陆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超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苦,依靠骆驼为运载工具的运输量有限,而且时间久,运费高,限制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④陆上“丝绸之路”的缺点,恰好是海路的优点。自14世纪至16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以来,“丝绸之路”走向衰落。 本题为一道材料型问答题。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应结合相关课本内容全面准确地诠释“丝绸之路”的概念,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时期的特点说明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必要性,分析丝绸之路的衰落的原因。第三问注重考查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开辟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此问应从中国文化西传和“西学东渐”两个方面分析说明,其逐渐衰落的原因应结合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