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兴趣小组要举办一次南京历史变迁宣传展,以下材料不能出现在宣传板上的

6 查阅

历史兴趣小组要举办一次“南京历史变迁”宣传展,以下材料不能出现在宣传板上的是
A.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场面
B.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C.1937年日本进行惨无人性的大屠杀的资料
D.1949年开国大典举行的盛况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北京:周:蓟秦:蓟县汉:幽州/广阳魏:幽州晋:幽州隋:涿郡唐:幽州/(天宝年间:范阳郡)辽开泰元年(1012)前:南京幽都府辽开泰元年(1012)后:燕京析津府北宋宣和5年(1123),归宋:燕山府金天会三年(1125)金占,定名:析津县金贞元元年(1153)改为:圣都/中都永安府金贞元2年(1154)改为:中都大兴府。元:大都明(洪武):北平府明(洪武之后):北京/顺天府/京师清:北京/顺天府/京师民国2年(1913)废顺天府,设置:京兆地方。民国17年(1929)废京兆地方,改为: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北京南京: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在长干筑城,南京始有城池,称“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军,在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设“金陵邑”,称“金陵”;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改金陵邑为“秣陵”;211年,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口(镇江)搬到秣陵,次年,将秣陵改为“建业”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接着把国都迁到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建都之始;280年,西晋王浚攻占建业,改建业为秣陵,又把秣陵分出一部分为“临江”,第二年又把临江改为“江宁”秦淮河以北叫“建邺”;317年,东晋建都,称“建康”;420年,南朝宋建都,称“建康”;479年,南朝齐建都,称“建康”;502年,南朝梁建都,称“建康”;557年,南朝陈建都,称“建康”;589年,隋文帝灭南朝陈,毁建康城,设“蒋州”,后又改为“丹阳郡”;757年,唐肃宗时,置“江宁郡”;758年,唐肃宗时,改江宁郡为“昇州”;761年,唐肃宗时,昇州所辖的江宁县改为“上元县”;917年,五代十国吴,昇州分为“上元”、“江宁”两县,同城分治;920年,五代十国吴,改昇州为“金陵府”;937年,李昇建立南唐,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作为南唐国都;975年,宋太祖灭南唐,改江宁府为“昇州”;1018年,宋真宗天禧二年,改昇州为“江宁府”;1127年,南宋建炎三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1275年,元军攻占建康府,改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元天历二年,该建康路为“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率红巾军攻占集庆路,,改称“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即位,立国号明,改应天府为“南京”,明朝都城;1378年,明洪武九年,改南京为“京师”;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1644年,福王朱由菘建立南明,称弘光帝,南京为都城;1645年,清军入南京,南明灭,改南京为“江南省”首府,即江宁府;1853年,太平军攻占江宁,建立太平天国,改江宁为“天京”,作为国都;1864年,太平天国亡,次年,清朝重建“江宁府”;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改江宁府为“南京府”,为临时政府首都;1927年,中华民国首都,称“南京”。洛阳:战国时,始有雒阳之名。洛河古时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雒阳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因汉尚火德,复名雒阳。三国时魏以魏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为“洛阳”,后世沿用至今,唯明朝光宗朱常洛为讳“洛”字改“洛”为“雒”。 详细资料:历史上洛阳因其位居天下之中,山川形胜甲于天下,成为历代立国建都的首选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地名也随着朝代更迭和疆土争夺而屡有变化。洛阳的众多名称体现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在传说时代,相传轩辕黄帝时洛阳称为郏鄏,因其北部邙山名为郏鄏山而得名。后来虽有周成王定鼎郏鄏之说,但郏鄏之名并非始于成王,古已有之。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洛阳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斟鄩开了洛阳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阳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商代成汤居西亳,西亳为都城之名,在今洛阳偃师尸乡沟一带。西周时期,洛阳的名称比较多。就地理区域而言,洛阳有“中国”、“土中”、“地中”等名称。1965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成于成王初年的“何尊”(青铜酒器)上有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表明武王把洛阳称为“中国”。《帝王世纪》称洛阳为“土中”。这些名称都体现了洛阳在地理上的核心位置。就城邑而言,洛阳为西周东都,有“雒邑”、“成周”、“新大邑”等名称,体现了洛阳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其中雒邑因近雒水而得名,成周取其“周道始城”之意。二者同指一邑,其地在今洛阳涧东瀍西一带。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平王迁都雒邑。雒邑因周王居住而称王城。景王去世后,王城发生了王子朝之乱,敬王避居翟泉。因乱党多在王城,敬王召集晋、魏等诸侯大夫扩筑成周城(在今白马寺东汉魏故城一带)并迁居之。此后“成周”成为敬王所居之专名。战国时,始有雒阳之名。洛河古时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雒阳为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因汉尚火德,复名雒阳。三国时魏以魏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为“洛阳”,后世沿用至今,唯明朝光宗朱常洛为讳“洛”字改“洛”为“雒”。西晋以洛阳为都,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使洛阳一带成为河洛丘墟。后来成为羯族石勒后赵政权的南都。隋朝建立,袭北周之制,以洛阳为陪都,称“东京”。隋炀帝对东京进行大规模营建称“东都”,并迁都洛阳。唐初建洛阳宫。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徙居洛阳,封洛阳为“东都”。武则天建武周政权改东都为“神都”。唐玄宗天宝元年改称东京。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均以洛阳为都,后汉、后周、北宋、金为陪都。后梁称“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至北宋称“西京”,金称“中京”。司马光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地名的历史变迁,是一部洛阳的兴衰史,是中国历史兴衰演变的缩影。西安:沣京(周)-镐京(周)-咸阳(秦)-长安(汉)-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兴(隋)-长安(唐)-长安(后梁)-长安(后唐)-长安(宋:注"永兴")-长安(元) -长安(明)-长安(清) -长安(中华民国)-西京(中华民国)-西安市(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 宗周(周)-内史(秦)-京兆(汉)-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后梁)-京兆(后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华民国)-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