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
A.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B.此后又过了四年,母亲改了嫁。
C.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夺去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D.我到四岁的时候,母亲改了嫁。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论语》十则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论语( ) 说( ) 不愠( ) ②陬邑( ) 三省( ) 传(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学而时习之( )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⑤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⑥其恕乎!( ) 3.解释下列成语。 ①温故而知新: ②见贤思齐: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论语》是一部 的书。 5.孔子,名 ,字 ,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第一则中谈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的句子分别是哪些? 7.写出文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并将此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曾子说的“三省吾身”具体是指哪些内容? 9.你对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怎样看?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二)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之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10.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谁当南阳县令,他与祁黄羊是什么关系? 11.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谁当尉官,他与祁黄羊有什么关系? 12.祁黄羊推荐的人是否合适? 13.孔子是怎样夸赞祁黄羊的? 14.祁黄羊的行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三) 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②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③子曰:“不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不启,不悱(口欲言而不能之状)不发。” ④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指古代文化),敏以求之者也。” (摘自《论语》) 15.四则中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是哪两则? 16.哪一则文字中存在通假现象? 17.试着把上述四则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写作 18.写一段有关学习方法的心得,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①lún yuè yùn ②zōu xǐnɡ chuán 2.①复习 ②诚实 ③同“汝”,人称代词“你”。 ④“知”通“智”,聪明的。 ⑤凋谢 ⑥大概,也许。 3.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②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③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5.丘 仲尼 思想 教育 二、(一)6.①写学习方法的句子:学而时习之。写个人修养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8.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传不习乎? 9.为别人谋事应当忠诚,对待朋友应当真诚,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应当认真学习。 (二)10.推荐解狐为南阳县令。他与解狐是仇人的关系。 11.推荐祁午为尉官。他与祁午是父子关系。 12.这两个被祁黄羊推荐的人,国中人民都认为好。 13.孔子说:多好呀,祁黄羊的话!对外人不因为同他有仇而不推荐,对自己人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推荐,祁黄羊可以说是很公正的。 14.赞扬了祁黄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三)15.学习态度:④;学习方法:③。 16.①“知”同“智”。 17.①聪明的人不会疑惑,能看清问题;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性格乐观;勇敢的人不会害怕,敢于拼斗。②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③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④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靠勤奋敏捷地学习才得来的人。” 三、18.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论语〉十则》中谈得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 同步练习一 ●活动与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学习情况座谈会,让每位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总结出自己的学习名言。 2.学完课文后,哪一点对自己最有启发,写篇随笔,字数、形式不限。 3.开放探究 阅读文段,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说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50字左右) 动筒(人名)尝于国学(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中看博士论难(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着冠:成年)?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结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岂合:怎么能)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可探究:(1)敢于怀疑。 (2)不迷信,不盲从。 (3)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等。 《论语》十则 作 业 导 航 1.准确解释文中重点词语。 2.能将课文部分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结合文中成语,格言、警句,领会课文思想内涵 4.背诵全文 一、基础部分 1.读拼音、写汉字。 (1)人不知而不(yùn)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wǎnɡ)_______ (3)思而不学则(dài)__________ 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的括号内画“√”。 (1)《论语》十则 A.lún( ) B. lùn( )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lè( ) B.yuè( ) 3.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句后括号里。 (1)学而时习之 A.及时 B.时常 C.按一定的时间 (2)有朋自远方来 A.从 B.自己 C.主动 (3)学而不思则罔 A.蒙蔽 B.无,没有 C.迷惑而无所得 (4)思而不学则殆 A.呼,差不多 B.危险 C.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语句。 (1)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句子,都有四种翻译,选出翻译最准确的一项。 (1)学而时习之 A.学习了,但要按时复习。 B.学习了知识,却不按时温习它。 C.学习了知识,并且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 D.学习并按时做好练习和预习。 (2)择其善者而从之 A.选择其中的好人,跟从他(学习)。 B.选择其中的善人并跟着他走。 C.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D.选择并学习他们善良的品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11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判断下列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错的画“×”,对的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 9.《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怎么样? 二、提高部分 10.口头翻译下列短文。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三、试一试 11.由上文最后的一句“孰为汝多知乎?”谈一谈两小儿对孔子的嘲笑有没有道理? 参考答案: 一、1.(1)愠 (2)罔 (3)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