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带我到她乡下老家玩。临走时,朋友的母亲追在我们身后,让朋友带这带那。东西都很普通,家里刚烙的饼、新摘的南瓜、尚未完全蜕皮的核桃……
大兜小包,朋友掂上就往院门外跑,还示意我走快点。朋友的母亲则仍在我们后面紧追。我有点不忍。毕竟,朋友的母亲已经是快八十高龄的老人了。
我劝朋友:你就不能回头给母亲说一声,让她别追了。
朋友忙不迭地往前跑着,说:不,千万不能回头。一回头,就走不成了!
我偷偷地回头看。是的,朋友的母亲还站在大门口,朝着我和朋友离开的方向,远远地望着。
朋友告诉我说,她母亲年纪大了,每次她回家后离开了,母亲都很恋恋不舍,一送再送。她看到母亲日渐老去的样子,心里也很难受,所以每次离开都得狠下心,不敢回头,唯恐一回头,眼泪就流了下来。
“我知道,母亲一直在身后望着我,无论我走多远。”朋友最后动情地说。
听着朋友的讲述,我的心不由一颤,鼻子也跟着酸酸的。想起我每次离家,母亲都要出门送我。在我一味只知前行的背影后,母亲究竟站着守望了多久,方才轻轻叹口气,回家关门,期待着我的下次归来。
接下来整段的路程,我和朋友谈论的话题,完全围绕彼此的母亲展开。
我们各自的母亲,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年事已高,基本没什么文化,不懂得享受生活。她们生活的全部主题,似乎就只是为家庭操劳,为子女操心。当子女一个个长大后远走高飞,母亲的心中,也越来越变得空荡失落。
“你知道吗?”朋友对我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挺残酷的。回家的时候,从来没想着要提前给母亲打个招呼。离家的时候,又得让母亲忍受分别之痛。”
朋友的话又让我一惊。很久以来,家对于我们,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归巢和港湾,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父母。任何时候,我们觉得累了、倦了、想家了,都可以回家,回到父母身边。我们想出去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时,又往往毫无牵挂地潇洒离开。
我们一次次归来,又一次次离开,带给母亲喜悦,也留给母亲忧伤。在这无数次喜忧交织的折磨中,母亲老了,再也追不上我们了,只能站在我们身后,遥望着我们远去的身影。
无论我们身在海角,还是天涯,我们身后,母亲遥望的目光,从未有半点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