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生最向往的1000家企业”中,他的企业超越统一、谷歌等知名企业,位居榜首。虽然早已被奉为商业偶像,但他和所有创业者一样:曾经爱钱、什么事都想做、也犯过非常多离谱的错误。戴胜益出生在一个连酱油都是奢侈品的家庭,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在戴胜益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抛下妻儿,远走他乡,一家七口的生计都靠母亲日夜不停地替人做衣服维持。
十年后,父亲归家并创办三胜帽业,戴胜益在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就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在父亲的公司工作十余年,戴胜益并不想参与争家产。为了避免手足情谊生变,他毅然离开家族企业,靠自己的努力去闯出一片天!戴胜益的创业历程相当具有戏剧性。37岁那年,戴胜益离开自家企业决定创业,一次无心插柳的经历,让他发现了开游乐园的商机。
台湾第一座可以骑鸵鸟的游乐园,是戴胜益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他请来当年最红的偶像团体“小虎队”代言,以“一票玩到底”的噱头大造影响,第一年就轻松赚进1亿元,每天进账的现金,可以装满一辆轿车的后车厢。自信心爆棚的戴胜益,又继续投资了三家游乐园,但好大喜功的盲目扩张很快就出了问题。游客很多都是一次性的好奇心消费,他多开乐园的本意是把生意做大,结果却变成自己跟自己竞争,成本增加好几倍,收入却还不如从前。
只有一个乐园时,戴胜益一年赚1亿,有了4个乐园,他却很快赔掉赚到的1亿。在1990年到1997年,他成立了九个事业体:前4个小型游乐园,后3个餐厅,外加演唱会经纪公司和金氏世界纪录博物馆。而这九个事业体的经营模式很相似:一年内暴起大赚,第二年营收腰斩,第三年就陷入运营困境,然后营收曲线持续下滑。接二连三的的创业挫败,庞大的负债压力接踵而来,但他没有逃避,放下身段向朋友借钱,戴胜益感谢好友不离不弃。
“大学时尽管生活放荡,但后来发现,似乎无形中做对三件事──对朋友有情有义、几乎不拒绝朋友、尽量帮助有需要的朋友,因此日后投资事业,朋友都愿意无条件把钱借给我。”他也拟定还债计划,同时积极思考如何重新再站起。这种煎熬和痛苦,前后大约持续4年,直到经营王品牛排,事业逐渐起色,才将负债逐一还清。1992年,他想把餐厅起死回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他东拼西凑了270万台币,开了一家“王品台塑牛排”。
他刚开创王品牛排时,为了争一口气,主动飞到英国,成功争取金氏世界纪录博物馆在台湾设立分馆。结果第一年参观人潮很多,第二年人潮变少,第三年几乎门可罗雀。戴胜益看收支损益刚好平衡,立刻把博物馆收起来,同时立下志愿:“将来要做的事业,一定要客人愈来愈多,而不是像游乐园、金氏博物馆般,上门的顾客愈来愈少。”这个由挫折转化的信念,果然支持着戴胜益,在餐饮业实践了这个理想。
王品牛排的逆袭,还让戴胜益总结出过往九次创业失败的根源:主业不聚焦,三心二意,精力分散,最终一事无成。戴胜益却利用人性,来留住员工的心。他将自身30%的财产捐给员工,给受难的员工救助金。他曾帮助一位患脑瘤的主厨找疗养院,。戴胜益很早之前就说过:“如果员工失去工作能力,我就养他一辈子。”这一项项暖心的举措,建立了企业和员工的信任感。特别是王品的高管流失率还不到1%。
如今戴胜益先生已从王品集团退居下来,转而投身社会企业而开设的「益品书屋」。戴胜益说,创业前在家族企业上班是“职业”,创立王品集团是“事业”,如今投资社会企业开书屋则是“志业”,「志业就没有年龄限制了吧!」。戴胜益并表示,既然是社会企业就不会将盈利摆在最前面,不过,对于如果没有赚钱就不能捐钱作公益了,戴胜益表示:「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企业家家名人故事:戴胜益_1500字
浏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