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字九江,江苏盱眙人,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最开始的时候,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因此官途升迁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李文忠去世之后,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建文帝继位之后,成为建文帝心腹,任命为大将军,奉命率军征讨燕王朱棣。
看到这儿,很多人觉得奇怪了,李景隆既然是建文帝的心腹,怎么又当了朱棣的功臣了呢?也的确这样,建文帝和朱棣之间的关系,从建文帝继位起,就站在了对立面。
建文帝继位之后,便打定了主意削藩。燕王正好又是权利最重的藩王之一,在燕京可以说是独霸一地,手握重兵。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正好触及到朱棣的根本利益,你说朱棣能同意吗?必然是不能的,于是不久起兵挑起了为期三年的靖难之役吗。
李景隆作为建文帝的心腹大将,在靖难之役爆发的最初阶段,就被任命为大将军,前往阻击朱棣。建文帝将如此大事托付在他的手上,他最终却带明军走向了灭亡。所以后世时常戏称李景隆,是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最大的功臣。
后世对李景隆的评价非常低,甚至给他取了个草包将领的称号。可见李景隆在整个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有多么不好,时隔几百年,让后世人都对他如此鄙视。
李景隆确实不怎么样,最开始的时候,建文帝给他凑了五十万大军,让他率军出征,他给打了几个大败仗,败了不少物资军力进去。第二次的时候,建文帝又调各路军马,生生给他凑足六十万大军,盼望他能旗开得胜,他又给败了。最后建文帝都没法,将李景隆给调了回去。
朱棣在获取靖难之役胜利之后,登上皇位,曾经这样评价过李景隆。说:“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李九江志大而无谋,喜专而违众,……数子皆匹夫,徒恃其众耳。”
李景隆虽然为大将,却丝毫没有大将之风。年纪轻轻,军事经验不足,却骄傲自大,遇上老将,这败仗是吃定了的。这还不算,他如果一味骄傲也就算了,还十分怯弱。虽为大将,但是一遇到败仗,想的不是如何翻盘,挽回败局,而是逃跑。在几次逃跑之中,又使得将兵毫无纪律,物资尽抛,统率力度薄弱。这样的人,最多做个小将,实在难当大才。
李景隆是一个小人,趋炎附势,墙头草两边倒。为利益所摆布,丝毫没有忠君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朱棣借道突袭南京的时候,想的不是据城死守,等候各地援军来到。第一个想法,居然是开城投降,并且他还这么做了。正是因为有李景隆的帮助,朱棣轻而易举的就攻破了南京城,取得了靖难之役的全面胜利。
讲实话,这样的人无才无德,也难怪后世之人要给他冠上个草包的名号。这样的人物事迹,就算有人想要给他洗白,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大众不会轻易接受。
那么问题又来了,李景隆如此无用,为何建文帝会起用他为将呢?第一个就在于帝师黄子澄的推荐,建文帝对黄子澄十分信任,在黄子澄的推荐下用了李景隆。当然这些前提,在于黄子澄和建文帝都认为李景隆本人是有军事才能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就在于明太祖朱元璋对李景隆的赏识。李景隆早年读兵书,前往各地练兵,所以很可能传出了军事本领高超的说法。加之明太祖多次对他重用,就更显得他确实才华横溢。到了建文帝之时,便追随祖父的脚步,对他委以重任。
而在李景隆先后失败,将明军拖入万劫不复之地后,建文帝还未对他做出处置,这可能就与建文帝本人优柔寡断的性格有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