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冕是明朝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在嘉靖帝初年官至内阁首辅。内阁是明朝权利的中心,而内阁首辅就相当于是整个内阁的领头人,为宰相。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
蒋冕才能出众,为人清谨有器识,是绝对担得起这份重责的,不过他只当了两个月的内阁首辅就致士归乡了。蒋冕选择致士,自然不是他不想当这个首辅,而是因为当权者太让他失望,他自己也得罪了皇帝,所以选择了致士。
说起蒋冕的罢职,就必须提到嘉靖初年的大礼议之争。大礼议之争是爆发在嘉靖初年,统治阶级内部在皇统上面的斗争,“始而争考﹑争帝﹑争皇﹐继而争庙及路,终而争庙谒及乐舞。”
明世宗是明宪宗的孙子,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堂弟。明孝宗是明宪宗的长子,而明世宗的生父兴献王则是明宪宗的次子。皇位传到明武宗正德帝这一代之后,因为正德帝无子,所以由大臣拥护,明世宗嘉靖帝继位。
嘉靖帝继位之初,杨廷和等人就上奏,请求尊明孝宗为父,过继为嗣子,如此一来继承皇位名正言顺。但是嘉靖帝却对此表示反对,虽然后来有了妥协。但是在嘉靖三年,嘉靖帝跟脚站稳之后,立刻提出要为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封“皇”。这一举动自然遭到了杨廷和,等一干内阁大臣的反对。
后世有人认为,嘉靖帝之所以发起大礼议之争,实际上是为了通过这次斗争,削弱杨廷和前朝言官的权利,为日后的改革做铺垫,打下基础。
不管是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总之杨廷和在张璁带领的“议礼派”的斗争之下,被迫辞职。当然看似是张璁赢了杨廷和,但实际上却是嘉靖帝取得了完胜。
蒋冕在正德十一年进入内阁,嘉靖三年杨廷和辞职之后,顺理成章的接替了杨廷和内阁首辅的位置。蒋冕是一位正直的大臣,他和杨廷和一样坚持心中的“正义”,所以继任内阁首辅之后,同样站在嘉靖帝的对立面。
嘉靖帝对他的反对视而不见,蒋冕因此倍感失望,多次上书乞休。而他的这一行为,在嘉靖帝看来,就是拿首辅的位置威胁自己,所以嘉靖帝十分不高兴,最后真让蒋冕致士归乡。后来更是制定《明伦大典》,将大礼仪之中的反对者都给问了罪,蒋冕和杨廷和一样被革职,成为平民。
蒋冕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幼时有神童之称,“蒋公冕十岁,书过目成诵。十五,举成化丁酉乡试第一,丘文庄见而奇之,曰:‘台辅之器’。”十五岁取乡试第一,二十五岁中进士,随后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
蒋冕是一个不畏皇权,坚持心中“正义”的人。在他担任内阁首辅之前,杨廷和就是因为反对嘉靖帝给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封“皇”而辞职的。有这么一个前例摆在那儿,蒋冕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坚持抗击,最终在当了两个月的首辅之后,丢了官。他敢于力谏,为了“正义”而宁愿弃官为民,这是在封建社会中少有的正气。
蒋冕的这一身正气,不仅仅是体现在嘉靖朝。蒋冕是弘治、正德、嘉靖三朝重臣,在正德帝时期,大太监刘瑾专权擅政,朝中许多大臣都被刘瑾迫害。面对这个扰乱朝政的太监,尽管蒋冕无法与之抗衡,但仍然以自己的力量匡扶弊政。所以《明史》评价蒋冕“冕尤耿介,抗颜执诤,侃侃大臣体。”,大赞他在正德朝“有匡弼功”。
《明史》:“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世宗初,朝政虽新,而上下扞格弥甚,冕守之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