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的遗言是什么意思?徐茂公死后是否被开棺?

浏览 15

  徐世勣,字懋功,现在人们通常称之为徐茂公,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勣,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高祖李渊还亲自赐他李姓,被评为纯厚的臣子,后来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中国的唐朝史上,徐茂公可以说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徐茂公从17岁参军,到76岁去世,半生戎马,为国尽职尽忠,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荣辱不衰,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以至于在他死后,唐高宗还废朝七日到府上亲自吊唁,赠徐茂公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此时他终于可以和他昔日的好兄弟们相聚,想象还是蛮美好的,可是徐茂公临终的遗言处处透露出玄机,为什么深得三代皇帝信任和爱戴的徐茂公会说出这样的临终遗言?

  史书是这样记载他的临终遗言的,徐茂公的遗言是说给他的亲弟弟的,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自知必死,想同你做诀别。怕你悲伤痛哭,所以假装病情转好为此宴乐。你现在不要哭泣,听我讲话。我亲见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人辛苦建立门户,都被后辈破家亡人。我这些不肖儿孙,现在都交付给你,应细加防察,如有操行不伦、结交非类,马上打杀,然后奏之,以免倾覆家族……”从这段遗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徐茂公对自己的生死看得十分淡然,他在乎的是自己后世,他担心自己的子孙不能处理好与皇家的关系,担心整个家族会毁于不肖子孙之手。因此他才在遗言中点名只要他们有做出不伦不类之事,立即按家法处置,绝不能连累家族。我想说的是,徐茂公的这种担忧不是不无道理的,这个戎马一生,历经三代帝王的老臣,首先,对于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弄权术,徐茂公已经领教过多次。

  徐茂公17岁就加入了军营,在归唐之前,他先后在翟让、李密的手下做事,由于徐茂公是翟让的旧部,因此李密对他不信任,在那次李密宴请翟让的鸿门宴上,李密差点杀掉了徐茂公。此后,兜兜转转,归顺唐朝,先后替李渊、李世民和李治效力,其一生的阅历极为丰富,几乎经历了隋末唐初的所有大事件,令徐茂公对帝王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弄权术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正因为如此,他在生死面前表现的极为冷静,面对李世民突如其来的试探,精明的徐茂公立刻明白了老奸巨猾的皇帝的用意,保住了性命。

  其次,徐茂公深谙为臣之道。他深知自己出身草莽,也不是皇亲贵族,唯有走“纯臣”的路线,才能在微妙的君臣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所谓“纯臣”,并非仅仅理解为忠纯笃实,还应该理解为一种忠于自身职责而不选边站队的操守与智慧。第一次与李唐打交道的徐茂公,就以“纯臣”的面貌出现在李渊面前,使得唐高祖还赐他李姓。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夜,李世民曾问过徐茂公的建议,得到的是他的缄口不言,这正是智者的做法,而那些积极介入皇家纷争博取功名者,大多是没有好下场的。

  第三,唐高宗也跟他爹学会了玩弄权术。李治想要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但此事遭到了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元老重臣们都纷纷反对,在李治的追问下,徐茂公思量再三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可以说徐茂公的回答堪称完美,古往今来,无论臣子权位有多高,血缘有多亲,掺和进宫闱之事无论成败,最终往往都难逃劫数,徐茂公选择置身事外,实属明智选择。由于此事,很多前朝老臣都得罪了李治,他们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杀害,高宗执政时期朝堂上这种诡谲多变的政治氛围不得不让徐茂公担惊受怕,这些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所以他才在临终前留下那段遗言告诫子孙。

  只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管你算的再准,后代子孙听不进去也是枉然。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登上了帝位。一介女流登上了帝位,不得不让人感到气愤,如同李唐宗室习以为常的乱伦一样,这本是皇家内部狗咬狗的闹剧,臣子只需要做好本分就行了。然而徐茂公的长孙徐敬业偏要趟这浑水,起兵反武,最后兵败身死。徐家也被剥夺赐姓,满门抄斩,就连死去多年的徐茂公也被追削一切官爵,刨坟斫棺,挫骨扬灰。徐茂公到临死前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