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的寒热温凉,为什么不同的书药性不同,以那个为准?
14 查阅
问题详情:
中草药的寒热温凉,为什么不同的书药性不同,以那个为准?
答:
寒热温凉 一、含义: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得寒热温凉四处药品性,它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1、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 2、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 三、所示效用: 1、治疗作用:四气从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二性,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到作用,凡温热药物,即表示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 2、不良反应:四气对人体作用具有两面性,倘若应用不当即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阴阳属性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在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学习掌握四气是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体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治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